![]() |
|
引用:
這篇結論深得我心。 |
新大五還是有直六NAㄚ,只是型號從528I 改成530I 了
|
個人開渦輪車(Audi 1.8T)開了8年,心得如下:
1. 平平都是引擎,從自然吸氣到渦輪增壓,0-100加速你是8秒、我是7.8秒,或是你的油耗是8.8我是8.5,這是從無感的數據來看載具的效能,這是世界環保的進步,也是汽車科技為了改善氣候暖化所努力的成果。 2. 平平都是汽車,BMW擅長的自然吸氣直六引擎給駕駛人的感受,就是多了一點激情。這不是數據所能提供的。如果真要我形容:渦輪的快是很快,但是虛虛的,直六的力道就是有想你要的拳拳到肉的痛快淋漓。 3. 渦輪雖是大勢所趨,但渦輪引擎加上一堆引擎科技的結果,會讓車主花很多錢。一是渦輪很好升級,從供油程式、渦輪大小、噴油嘴、汽油泵、管路、腹內強化、冷卻改善...幾乎是不歸路,但是渦輪引擎的耐用度仍是問題,特別是一路升級之後,很多套件就是不停的出包..。回歸基本面,你就會很懷念直六。 很希望流行10年渦輪之後,直六又會回來,但是從科技趨勢走向油電、甚至全電動車來看,也許直六回不來了...(嘆息) |
小心科技越高,價錢越高,維修保養也越高
|
引用:
另外一提, BMW M5 已經是 V84.4L Turbo。 V10 5.0L S85 哪去了? |
引用:
似乎所知的就E60 M5/E63 M6/Lamo Gallardo/Audi S8/R8 5.2/Dodge Viper... 都是讓人熱血的性能車阿~~ 只有一個字==>貴~ |
引用:
|
引用:
"...也許直六回不來了"...:'(:'(:'( |
回不來了!令人懷念的直六NA聲浪!
|
引用:
V8的自然共振抵銷角度是90度,V6理論上是60度。當然,這一切不是絕對,而是看車廠引擎當時設計的種種考慮。例如,有些V6引擎也是用夾角90度設計,因為這顆引擎可能就是由原本的V8縮減兩缸成V6,部份材料可共用,節省開發成本。 V型引擎還有其他夾角,例如OPEL和GM常用54度 V6 ,Volovo 還曾經找其他大廠設計V8,結果是橫置60度的V8。結果當然得用反向平橫軸來抵銷振動.... 像我們BMW的直六,也不是直上直下,也是有些許傾角,來抵銷共振.... |
引用:
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產品,都先需要經過天馬行空的想法,經過討論,然後實際付諸行動,測試、失敗、修正,才有好的產品出現。理論只是理論,實際上運行了,就知道這個理論成不成立。 我們是討論理論,不過很多大廠也不見得照理論來玩。我相信大家不在乎,大家在乎的,只是要花多少錢來買玩意兒,對吧!!! 我喜歡討論,因為這是我能持續成長的原因!!! |
引用:
|
誰說直4不好!其實不管直4~直6~或V6,只要引擎工作效率好!馬力和扭力有發揮到極致才是重點!不過目前趨勢是走低排氣加渦輪的,大排氣量會有空汙的問題!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7:25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2025
版權所有 ©2000 - 2025,BMWC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