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四渦輪 vs 直六NA
新大五搭直四渦輪引擎?失格阿!!以後開不到直六NA了?:L
看來老車好好照顧繼續開! |
大大 您可以換 直六渦輪......:p
就二者兼顧了.... |
恩,我是看F30 328 Twin Turbo,渦輪增壓不是甚麼新的技術,而且渦輪壞了,維修費一定很高。倒不如發展高轉速賽車引擎,B16B可以到8500RPM,BMW就發展12,000RPM。
本田有可變汽門,BMW就發展可變汽缸,就是低速用四缸運轉,高速時八缸同時運轉。(套用F1科技) |
引用:
|
小弟不是好野人,只能摸到直四的邊!
|
引用:
一般行車真的有拉這麼高嗎? 紅綠燈一起步就拉轉的人 又有幾個? 小四缸渦輪的引擎效率一定高於大排氣量六缸(泵唧損失) 這個是趨勢~~ 引用:
|
平常用低轉速慢慢跑,遇到對手時就一口氣衝到12000RPM,引擎要能承受1200RPM而且耐用,金屬材料可是要很強,可以說是航太科技。
BMW四缸引擎是L4,不是 V4,也不是水平對臥。算是很普通的 哪我把我的N42加兩顆渦輪就可以了,低轉速用一顆渦輪,高轉速再用一渦輪。 可變汽缸原理,有些高級車有,但是不普遍,現在改推油電混合。 BMW 是製造飛機發動機起家,因戰爭結束後,無法出口Engine,轉而發展機車的。 BMW 以前跟Honda一樣,堅持自然吸氣,參與賽車,同時有機車與汽車部門。 現在將 F30 328 Engine 變成 4缸 Turbo,倒不如將 BMW 參加 F1 哪顆 V8 90度夾角引擎 ,改善耐用度,移轉到 BMW F30 328。 |
引用:
主因是節能的問題吧... 堅持大排氣量高轉速在歐洲和美國逐漸嚴格 的排污和油耗標準下應該是過不了的. :L:L 如果有說錯...請版上前輩指正....:L |
渦輪確實是目前大馬力的趨勢
改為線四 考量的是縮小引擎室空間與減低重量吧 不知道後輪驅動會不會堅持到底咧..... |
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低轉速高扭力,4缸的引擎6缸的特性...會是趨勢吧
低排氣量(等於可減少汽缸數)+渦輪增壓的車越來越多了...連納智捷都學德國人推出1.8,2.0的增壓車...讓用車人開起來有2.5及3.0的感覺...聰明..請他們加油,期待推出1.2+增壓.... 搞不好有一天,低污染的二行程引擎會出現喔.. |
引用:
可變汽門 BMW 不是早就在用了??? |
如果bmw可以買下 或 導入saab的可變壓縮技術的話 那bmw渦輪引擎真的很爆力
但運轉精緻度及排氣的浪聲 還是無法跟六缸的比擬 |
聽到 樓上的大大講的~ 我都留口水了....
|
引用:
HONDA參賽車並非都是自然進氣,在大概20年前HONDA以1.6渦輪引擎榨出600匹馬力稱霸F1,後來歐洲人對於西方運動總是小日本拿走冠軍,於是說F1是玩NA的不能用渦輪,後來就............ 其實原廠BMW我記得有配渦輪引擎過,只是當時科技無法調教至很順的馬力曲線所以後來作罷 |
引用:
您看看Honda s2000,自然吸氣,引擎輸出就比Luxgen 2.2L 大了。 日本車廠擅長用L4的Engine。例如:Honda 歐洲車廠擅長V12的Engine。例如:Ferrari。 我寧可買台V12引擎也不要 L4 引擎。 |
BMW很早就在玩渦輪了,各位太年輕了啦!
我是不相信四缸的運轉能和六缸的比,所以纔會有此感嘆, 渦輪不渦輪? I don't care ! |
引用:
開過S2000你就知道 6000rpm(Lo cam)以下 會讓你生不如死 實用嗎? 日常用車一點也不實用!! |
引用:
我個人也是相當喜歡NA高轉引擎,不過親身研究、調校過一些M54B30外掛渦輪引擎的供油之後,我愛上了高壓縮比+雙可變+可變歧管+鋁合金引擎+渦輪+自排的設定。穩定性高,馬力大,最大扭力輸出時機提前了700rpm,重點是油耗又比原本M54B30低上不少... 這,讓我對NA的熱情產生了極大的動搖... |
近年來接觸進口車驗車這塊領域才深深感覺到
缸內直噴.增壓系統.動能回收.7速以上變速系統.雙離合器變速箱設計等等........ 說實在話都是為了因應全球越來越嚴苛的油耗及廢氣排放法規 但是在全球推動節能減碳之餘 也需要熱消費者花越多的COCO阿 |
:L:L...
引用:
|
引用:
是因為車太重...是用來增加低轉速的扭力來提昇一般行駛的順暢度.... 咱們bmw的車子...早在未加入諸多現行新技術的狀況下.. 就可以達到現在一般車子的馬力..在基本技術層面是無庸置疑的... 其實,比較一下各年份的的引擎...動力提昇的幅度不算大... 而是在使用許多新技術後...如汽門可變技術..缸內直噴後... 在節能的部份和一般行駛的順暢度上..大幅提昇.... 小弟的感想是..尤其是缸內直噴和多檔位變速箱的配合... 油耗的部份實在是讓人挺滿意的...:D |
引用:
日系車在低轉速時扭力嚴重不足...平均時速很低的環境很難開.... 就是很軟力的啦..我的318 2.0也是...不過比日系車好太多了 納智捷低轉速開始就有高扭力了...保證車隨意走,超車輕鬆自如..不用大腳油門 |
LUXGEN 7 SUV sports+ 要2500轉才有29Kgm,是很足夠,但也還不到車隨意走的程度吧
渦輪車(SUV)多的是1250~1800轉上下就到開始扭力高原了吧 |
應該是指最新的那款房車....才有扭力高原的表現..
|
S2000是不錯的車
但是不要忘記 也是到了AP2加了200CC 才把S2000低速沒力的現象改善了一點點 但是用在一般道路上...還是相當吃力 只能說S2000雖然是台好車~~ 但.......這理指的事在賽道上! 而開版大的想法我不是不能了解~~~ 那是因為我開過318才真的感覺到 BMW還是要6缸啊~~不管是NA還是怎麼增壓..... BMW好像不太會做4缸車捏.... 連我朋友的AUDI B6 A4 1.8T.....運轉品質都比我318好很多!! |
現在買F30 328i 才要擔心,會不會幾年後BMW推出新引擎 F30 330 直六引擎。
就像BMW E46 318(N42Engine),E46 320 2.2L ,哪就虧大了。 現在要買 F30 就先買 F30 diesel 版本。 之前提到,歐洲車廠擅長大排氣量多氣缸,例如: V12 6000cc. 日本車,擅長於四缸 1600~2000cc, 請問自然吸氣轉子引擎跟渦輪增壓奧圖循環( Otto cycle ),那個輸出功率大? |
我認為,是轉子引擎。因為轉子引擎轉360度,有三個動力行程,而ㄧ般引擎需要720度,才有ㄧ個動力行程。當然,這只是單純學術上的討論...
|
引用:
四行程是每轉兩圈才有一個動力產生。 這也是為何在台灣 1300cc 轉子引擎要歸類 2600cc 牌照? 不然每個人都買轉子引擎,省稅金,動力輸出大。 請問轉子引擎是 吸氣->壓縮->爆發->排氣 嗎? |
引用:
1300cc轉子引擎是2600cc的稅嗎??我記得還是1300cc的稅 |
引用: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4345 |
不管是那種引擎.....就是愛阿B
|
引用:
|
那天去看F10 528i
配備質感都不錯 但引擎蓋打開一看 諾大個空間.....只躺一顆直4引擎. :L:L 心都涼了............更別說掏300萬買下它. :mad: 要也直上530i或535i............就是要直六 . 這雖然是趨勢,但實在很難讓人去接受 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吧...:'(:'( |
下一代的3系列會不會突然來個--- 直4+前驅
或著是 H4(水平對臥)+4WD 難怪新一代的設計,越來越有japan的味道; BMW還是硬皮鯊 傻傻分不清楚 |
十年前玩遙控飛機時,有買過一顆ROTARY 轉子引擎來玩...感覺像介於四行程及2行程引擎之間,但很耗油..因為油是用噴的排出來...
轉子引擎的專利及一切研究成果,好像是當年奧迪賣給馬自達的.... 白人很聰明的..把難搞的東西賣給黃種人...自己留下德國祖先發明的柴油引擎,給它發揚光大..我記得柴油引擎的熱效率比汽油多快1倍吧...所以柴油車在德國或歐洲好像都在50%左右..而且人家先進國家一直都在發展...為何台灣政府會中斷禁止幾十年呢..??2005還是06才重新開放..可能是在圖利日系的國產車吧..因為日本在柴油引擎上著墨不多..後來才會發展油電混合車..所以國人對柴油車非常陌生(僅止於卡車及公車的壞印象),開過的人,才有機會知道它的好處(所以有柴油車的朋友,可以給汽油車友開看看),時間會證明台灣開柴油車的人也會跟德國一樣多的,看看福斯的TDI在台灣一直在成長就知道了...這期樂透又摃龜了...BMW柴油車夢碎了 |
引用:
所以1300cc的轉子引擎在稅制上都是2600cc... 轉子引擎運轉時的特殊音頻...還蠻有Fu的...:p 縱使輸出功率不錯,但轉子引擎有些先天上的缺點... 壓縮比不佳,耗油,轉子跟汽缸壁本體的氣密度不好,吃機油的情況挺嚴重.. 縱使運轉行程很短很快..但是在節能和排污的世界趨勢下... 都使得它不得不被停止採用..... 如果有說錯的地方,請各位先進指正....:cool::cool: |
引用:
哪應該稱為 F30 320 Turbo,因為排氣量是 2.0Liter. 感覺 Impreza WRX 水平對臥 2.0Liter Turbo,反而更好一些。 |
引用: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Wa...le_anim_zh.gif←轉子引擎運行的動畫... 轉子引擎的優點是輕、體積小、使用的零件少、構造簡單,而且低排氣量就能產生極大的馬力輸出。而且因為動力重疊性高,所以有類似六缸引擎的動力行程重疊,所以引擎運轉的振動細微。 但是缺點是因為轉子轉一圈,就有三個動力行程,而且燃燒室會移動運轉,所以爆炸的過程中火焰傳播的型態不佳,會造成燃燒時間短暫,混合比(A/F)的燃燒不完全。 另外,轉子引擎的三個燃燒室並非完全隔離,因此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容易因為菱角的氣封材料與缸壁磨損而造成漏氣問題,會大幅增加油耗與污染。轉子引擎在啟動與低轉速時會排出大量的碳氫化合物,是往復式引擎的二倍。 相較之下,往復式引擎的耐用性佳,對環境的汙染比轉子引擎還要好控制,而且低速扭力比較大,所以主流引擎的開發,還是以往復式引擎為主。 朋友有買過RX-8,我對這引擎的評價=花錢買罪受!! |
小弟弟偶以前唸書是機械系的
機械系早期有分動力組跟製造組 選了哪一組就唸到畢業為止 動力學的就是理論派.流體力學.機械學.材料力學.動力學等等 製造組就是學量產機械的維護等.例如各位熟知的市售車與其他動力機械等等 這裡我要先向skylinerte大大致敬 您PO的文就好像當年上課的教材一般 令小弟猶如回到求學時期般痛苦的補課深淵中(意思是您很棒!) 一般人可能是從開始開車之後才接觸跟車相關的知識 這點令小弟很佩服 但有滿高比例的機械人(是指機械系畢業的學生) 很不願去爭論什麼機械好不好等等 因為如果要作客觀的條件分析 往往10個頁面都打不完 主觀的.就看個人偏好 有些人喜歡音浪.有些人喜歡環保.有些人喜歡輸出功率 只不過有時候看到一些似是而非又不求證的文章 只能深深的吸一口氣 點到下一頁而已 如果心血來潮整理出來.還不是被門外漢吐槽!講贏賺到什麼?講輸又賺的什麼? 小弟唸書時並沒有很專心.所以不是台大機械系.各位放心 最近不是有篇文章....台大機械系的修車師父.. 他解釋.改變什麼嗎? 做自己就好! 天底下沒有哪顆引擎最好 但如果是我老爸修過的.那應該就是最好的 所以.高興就好.沒有那種引擎最好或最差 大家輕鬆點吧! |
+1~
轉子引擎是當年Turbo 不論本身, 周邊(如缸內直噴, 甚至運算夠快的引擎電腦), 環境油耗控制都尚未成熟時代的產物~ 在目前據了解主要只有馬自達有在研發~ 但隨著越來越嚴格的汙染/排碳/CO2 要求, 要有大幅的改善可能相當困難了~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開了15年的Turbo車(已經是引擎監理電腦很先進的車種),還是認為中大排氣量的BMW最順,油門輕重最好拿捏!
BMW近其努力朝TURBO的方向前進,全面TURBO的結果,若干年後,又會回到NA的初衷! 這世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直是不變的道理! |
引用:
|
雖然2.0渦輪引擎的輸出調校到很棒.總覺得528 四缸賣3百多.好貴
|
V8 NA也越來越少了...
|
引用:
要 V8 Engine,可以選 Ferrari F458 我比較好奇的是, 量產車中 V型引擎夾角 大約在 65 度(例如 F599),可是, 我記得最好的夾角 90 度,例如: F1 引擎就是。 有哪些V型引擎夾角是 90度?(例如 Ferrari F458 V8 90度) |
引用:
|
要買新車我寧願買E60 M5 回來整理 XD
|
CCT車友.個個卧虎嘗龍.讓小弟對BMW滴動力更進一步.ㄋ解.感謝各位前輩分享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9:04 P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2025
版權所有 ©2000 - 2025,BMWC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