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 Forums
About CCT
CCT Members
Appliance
Link
   

返回   BMWCCT台灣車主聯誼會 > 註冊車友區 > 『改裝和動力討論』
註冊帳號 討論區幫助 日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搜尋 CCT購物網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09-12-16, 10:57 AM   #1
華特力
註冊車友
 
註冊日期: 2009-12-16
文章: 1
精華: 0
排氣管改裝基本原理(轉)

[color=#DC143C]排氣系統改造∼呼吸順暢與馬力關係![/color]
  排氣系統可說是改裝領域中最基礎但也最直接的改裝項目,而每個車主都在問排氣管該改什麼?在解說粗細、型式、材質等等的疑慮之前,先來了解排氣管的本質。
[color=#DC143C]原廠設計屈就"成本"-引擎性能受限 "封印"![/color]
四行程引擎的設計,原本就把進排氣行程獨立分開,造就成一個可完全燃燒之設計,也因為獨立進排氣行程之設計,讓燃燒過之廢氣,有充份的時間排出;空出氣缸之空間,以便吸入更多更密集的新鮮空氣,來使引擎有更良好的輸出功率。
  但由於引擎之缸數多,各缸間無法有獨立之排氣管,同時需考量噪音、空間整體配置與量產成本之因素,"排氣管"只淪為消音及排除冷卻廢氣之功用!量產下之排氣管,於是就有不夠順暢之問題產生,進而降低了引擎性能!在探討改裝排氣管是否增加多少馬力之時,是否也可謂之尋回多少漏失之馬力,發揮原輸出之本能?排氣管之順暢程度,可稱之為 "回壓"的多寡,也就是排氣管內部之"阻力"。阻力大小和頭段的設計角度、中尾段的管徑粗細/觸媒大小、總體長度和彎曲角度、尾部消音器之迴路都有相當之關連。改裝排氣管主要的用途,是在於減低回壓讓、進排氣的運作交替更順暢,也可謂增加氣門重疊時間之延伸;故此可改變引擎之特性、轉變扭力輸出時機、提昇高轉速的反應和流暢度。

[color=#DC143C]回壓/尺寸有利有弊∼過與不及都屬缺陷![/color]
  機械設計本屬物理之現象延伸,話說有利必有弊;減低回壓有助於排氣順暢,對於"高轉速"是好的,但過低之回壓使得排氣管毫無阻礙,中低轉混合氣在未完全燃燒完時便被排出,將造成扭力犧牲!且當引擎回油時,排氣管內的回壓過低,廢氣極有回流至燃燒室之可能!
  所以為了因應一般道路,中低轉速之應用,相當程度的回壓仍然是必需的!也應以駕駛用途及引擎輸出來考量回壓之大小。原廠引擎管徑加大比率,應以10%至15%為上限,一般而言,改裝排氣管大多從中尾段下手,常見的手法不外乎增加管徑之尺寸、縮短消音器迴繞之路程,努力使其消音路線呈直線化。提到直線化設計原本是很單純的原理和方法,卻因為市售車有底盤及油箱之干擾,想做到筆直路徑之排氣管,是有相對的困難;除非像參加澳門大賽的各家廠車,拿掉原廠油箱、置入FIA合格之防爆油桶,以空出底盤中央之空間,好讓排氣管大中至正的從車尾中央直接通出車外。當排氣路徑縮短,各彎角也使其平滑、減低阻力之後,順暢度即有相對的提昇。但如之前所提之原則,"粗短型"式之排氣管,乃訴諸於高轉時之馬力輸出,"細長型"則擅於低轉之扭力;造成此兩種現象差別的原理,是因為細長型管內壓力高,中低轉速時廢氣能迅速從出口釋出,但高轉時大量的廢氣將面臨阻塞及排溫升高之弱點。而相形之下,粗短型便擁有中低轉流速慢的問題,可是到了高轉速區域即能通暢無阻。
  一般道路使用的排氣管,應先考慮長通路型之式樣,使其作為蓄氣增加的條件,然後才是在管徑上來變化,如此才能兼顧到全轉區域的表現。依照現今的測試及表現來說,中段管徑的增加大都保持在原廠的10%至15%為佳,也就是NA引擎在52mm至60mm左右,渦輪引擎則約為65mm至75mm不等。當然引擎的排氣量愈大,改裝幅度又增加的話,也有可能達到80mm之譜。
  談到管徑的配置比例,由粗變細或從頭至尾一樣口徑,對重視扭力需要的使用者較為恰當,如果是馬力派的訴求,則適合漸次放大的型式。此種放大式的管徑設計,是採慢慢擴大管徑的方式,驅使愈往後方愈急速膨脹的廢氣增快流速,特別是在持續高轉速的情形下愈加有利,此也為目前日系改裝品牌的一種趨勢。
[color=#DC143C]拔觸媒改以代管∼注意"共振 "現象![/color]
  在中段排氣管改裝中有一重要元件,就是 "觸煤"和 "中消",觸煤基本的功用在於淨化排氣的污染,可是它還有消除共鳴的功能,減少共鳴噪音傳至駕駛艙中;由許多貴金屬密密麻麻所組成的蜂巢結構,依照流體力學的原理來衡量,的確是阻礙排氣順暢的一大原兇,而且又是排氣管中高溫的聚熱點!
  所以消除觸煤原件,就能使排氣順暢,提昇馬力三到五匹之譜。觸煤段中消的外型,看起來就設計成膨脹室的功能,因此能提供一個排氣的阻擋點,由此一特性便能在回壓大小的設計上,提供可運用改裝型式的中消。
  代觸煤大致都做成較輕較小型、來增進排氣的速度,在某些管徑偏粗的型式,則藉由此部分的縮減來達到中低轉速扭力的平衡。當排氣管整體口徑過大時,唯一能補救之道,就是在代觸煤段的改變,還能在增加馬力之餘也能兼顧中低轉之扭力。
  負有 "消音工作"的尾段排氣管,是最大阻力的來源,消音過程的產生靠的是利用隔板讓排氣撞擊,藉由反射波的形成減低音量。原廠大都出自如此型式,而高性能車種及改裝型式則採用直線筒式,纏繞消音棉來吸收噪音,如此無隔板直線式的通路,自然對馬力的提昇有相當大的助益。

[color=#DC143C]馬力與扭力雙贏∼管路與型式的改變[/color]
  想要降低尾消的排氣阻礙、又想擁有相對扭力的保持,本來是相反的論點、是不可能達成之事實,但近年來各家設計師的鑽研巧思,運用閥門裝置在進入尾消前安裝此一活動閥門,便能由負荷多寡來控制回壓的改變 ( 例如New Integra-R、BMW 328等都有此等設計 ) ;而無限排氣管則設計雙迴路加速氣流路徑,讓背壓視轉速提昇而遞減等變通之方法。
  在改裝品牌上很多採用直通式尾段,而價格上及耐用度,往往有著很大的差異,其間全然是使用的材質及消音棉使然;在直通式尾消噪音的吸收是靠消音棉來完成,一般皆使用單純的玻璃纖維棉來對應,但是長時間後會產生玻璃棉因高熱而容易劣化,燒蝕使得排音變大的困擾!故講究的"品牌"為了因應此現象,則使用高耐久度的不鏽鋼絲消音棉,此種設計的不同點,是先用不鏽鋼包覆內管的孔道,然後再將玻璃棉填入,其用意是以不鏽鋼絲防止高熱傳導至玻璃棉上,進而使玻璃吸音棉延長整體壽命。由於交通處罰條例的加重,為了防止臨檢或驗車等不必要的麻煩,坊間也出現許多所謂「原廠型式排氣管」;顧名思義這類排氣管無論外型長相,聲音都幾近原廠之低分貝要求,但其性能表現依然是有模有樣,其主要原因是利用原廠型式的大筒身,增加更多的消音棉來吸收噪音,其內部通道依然為直通型式,故才能在提昇馬力之外,保持最大的靜音效果。

[color=#DC143C]" 頭段 "排氣管改裝∼著重"等長"設計[/color]
  在排氣管的改造中,最重要的部分要算是頭段了,由於原廠幾乎都是大量開模的鑄鐵製品,內管壁粗糙不堪,各歧管長度也不盡相同,加上接合的方式、距離、形狀等等的不夠周全,因此非常易產生排氣干涉的現象,使得各缸排出之廢氣相互衝突產生阻礙。尤其此位置又最為靠近汽缸頭,對進氣燃燒會產生多嚴重之影響!
  在改裝廠所推出的排氣頭段,絕大多數都是使用管內壁平滑的不鏽鋼材質,更講究的品牌則在歧管底座和接管部位使用開模鑄造的方式,實施無段差的接口,並盡量延展彎角之角度,藉此使得阻力減少、加速排出氣體之流速。更高檔的型式則將歧管長度統一,致力於"等長化",讓排氣脈衝都一致化,徹底來消除各歧管之間的壓力差。如此一來,不但是利於後段排氣管的回壓設定,使整體的吸排氣效率也能大幅度的提昇!最後在集合部分的型式上,最普遍的四缸引擎,若為四合一型式則強調不易干涉的高轉速馬力式樣,四合二合一則有利於中低轉扭力之表現,但二者設計之間也拜引擎的輸出特性與設計廠家的訴求特點,且等長頭段在NA引擎有著關鍵性的表現,對渦輪車來說也能提昇相當的效果。

[color=#DC143C]渦輪專用頭段∼攸關增壓表現![/color]
  等長的渦輪用頭段,能將各缸排氣均等且定質定量的驅動渦輪葉片,當此順暢而持續的衝擊頻率,能使得增壓效能的效率和穩定度大幅提昇。渦輪用頭段在等長之外,歧管至渦輪本體的總長度,亦為其頭段製造時的重要考量依據;以現今要求低增壓、高扭力在低轉速即需輸出的特點上,愈短的歧管、渦輪葉片的運轉反應才能愈早加快!所以愈接近排氣頭的渦輪,愈能減少其遲滯的現象。此外渦輪引擎的頭段還有一個設計上的重點,就是減低渦輪葉片入口的排壓,能有效減低此聚口的排壓,才能讓渦輪運轉更為快速,同時亦能有效增加增壓值的最大極限!
  所以改裝件大多製成粗且長的型式,其終究用意在此,而同樣減壓原理在渦輪出口的前段管Fornt Pipe,換裝大口徑的規格能有效減低二次排壓,因為渦輪藉由廢氣來推動,推動葉片過的廢氣能迅速排出,無阻礙的話才能使葉片前的廢氣更易推動渦輪運行。所以當以性能訴求為出發點的話,渦輪引擎的全段排氣管皆需要"粗徑化"!
以上如此眾多的原理敘述,或許一時也無法完全理解其中理論之真諦;但改裝排氣管前,必先確認自己所需之特性,好比自排車自動換檔時機受制,千萬別更換管徑太粗、直通性太大之製品,否則將喪失低轉扭力,嚴重的話連高轉速都達不到!
  而更換排管氣使其排氣順暢的效能之下,勢必造成進氣效率的增加,如此一來引擎的燃燒效率也會變動。最高檔的檢測方法,還是需要架上混合比機,來確定A/F值的變化,從而適切的調整供油比例,才能使改裝排氣管的功效達到完美的境界。
[/color]



華特力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按 "讚" 到facebook

舊 2009-12-16, 11:03 AM   #2
路奧阿魚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08-12-21
住址: 台61線...
文章: 1,827
精華: 0
排氣管改裝基本原理(轉)

廣告.....
路奧阿魚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12-16, 11:12 AM   #3
鐵男
正式會員
 
鐵男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9-08-21
住址: 趴趴造~已忘記來自哪兒囉!
文章: 1,130
精華: 0
車型: w204.c63 e82. 135i
排氣管改裝基本原理(轉)



有 具 體 ㄉ 產 品 ㄇ ! ?
鐵男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12-16, 12:48 PM   #4
明宏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09-03-13
住址: 嘉義 朴子
文章: 209
精華: 0
車型: E46
排氣管改裝基本原理(轉)

我的2000CC有增加扭力的產品嗎?
換觸媒真的有效嗎?
我只想省油起步有力而已~"~
明宏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12-16, 01:50 PM   #5
liquidgroove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04-11-02
文章: 114
精華: 0
排氣管改裝基本原理(轉)

個人看法,
回壓不是問題, 頭段內的氣體流速跟排氣脈衝計算才是重點
排氣管則是回壓越低越好.
當然, 我只是業餘咖....
liquidgroove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12-16, 02:37 PM   #6
newtry2003
正式會員
 
newtry2003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7-03-06
住址: 屏東縣里港鄉但是現在住鳥松
文章: 2,008
精華: 0
車型: E36 325 四個門
排氣管改裝基本原理(轉)

眼睛酸了
還沒看完==
newtry2003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09-12-16, 10:32 PM   #7
阿瓜
NPT團隊
 
阿瓜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5-11-15
住址: 桃園市楊梅區
文章: 1,293
精華: 0
車型: E36 316i 陽春版
排氣管改裝基本原理(轉)

頭段ˋ中段ˋ尾段採漸次放大會是個好選擇,屬全速域設計
阿瓜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書籤


發文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發表回覆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啟用 BB 代碼
討論區啟用 表情符號
討論區啟用 [IMG] 代碼
討論區禁用 HTML 代碼

討論區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2:25 AM


台灣賓士零件網 基福汽車 正煇汽車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2025
版權所有 ©2000 - 2025,BMWC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