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 Forums
About CCT
CCT Members
Appliance
Link
   

返回   BMWCCT台灣車主聯誼會 > 註冊車友區 > 『保修討論』
註冊帳號 討論區幫助 日曆事件 今日新文章 搜尋 CCT購物網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04-12-08, 01:18 PM   #1
SYE34M5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04-11-17
住址: Taipei
文章: 46
精華: 0
車型: E34 M5 3.8 6速手
我與 E34M5 的故事 Part 1

我與 E34M5 的故事 Part 1:
說起雙B的車子在臺灣人的心目中實在參雜了許多正面及負面不同的評價, 有許多"田僑子"或是暴發戶開雙B是為了要表現他的身份地位, 有一些生意人開雙B是為了表示他的財力, 我聽說有一些廠商如果老闆不開雙B有許多生意是無法成交的, 當然雙B的車子在今天車壇眾多廠商激烈競爭的情況之下還能保有崇高的地位當然也不是浪得虛名, 在產品的基本面也一定有別人難以超越的表現, BMW 在行路性及操控性的表現都是大家認同他的最重要原因, 我想所有 CCT 的同好應該都是欣賞 BMW 的動力及操控才會成為 BMW 的愛用者.

我與 BMW 的淵源應該要回朔到學校剛剛畢業的時候, 我的父親是軍人, 要把一家養大讓我們受教育已經是非常辛苦, 汽車在當時對我們而言屬於奢侈品跟本想都不用想, 而我那時候初出社會一個月的薪水只有一萬多, 能有一輛摩托車已經是非常滿足了, 買車當然是一種夢想, 要買 BMW 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當時只能看一看汽車雜誌來安慰一下自己, 有一天看到一部 BMW 7 系列的車(740 or 745iL)停在我們公司門口, 那一天印象很深刻, 整個車身的線條及比例還有整體的氣勢對我來說只能用震撼來形容, 當時只知道這一部車很貴, 但是還不知道有多貴, 後來回去查了一下汽車雜誌才發現真的是非常貴,價格已經可以買一戶公寓還有找, 那時候心中暗自下了決定, 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也希望自己能擁有這樣一部好車, 隨著年齡的增長, 對 BMW 的車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發現 M5 才是我心目當中理想的車型, 7 系列太大, 3系列太小,而 M5 與一般5系列外型差異不大(羊皮狼), 但是有超強動力及完美的操控, 四門上下車方便, 可乘坐五個人不失其實用性, 正好完全符合我的須求, 因此歷代的 M5 一直都是我設定的目標, 很幸運的經過多年的努力, 這幾年終於有能力可以負擔得起我夢想中的車款, 但是真的要叫我花一棟公寓的代價去買車還是有一點出不了手,但是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自己的眼力與體力都可以感覺的出來都比年輕的時候差, 有一天心念一轉, 難到我要等到我 50,60 歲的時候才來開M5嗎! 各位同好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看到一部很殺的跑車(M3 or M5), 開的很慢停下來的時候由架駛座出來的是一個帶老花眼鏡, 頭也禿了鬍子也白了的老先生, 那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而如果你再仔細一看那個老先生就是你自己, 這時候會有什麼感想, 頓時我心中豁然開朗, 我一定要擁有 M5 趁我還年輕的時候, 所謂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想是這樣想, 不過荷包還是要照顧一下, 因此經過一番考慮並徵得老婆大人的同意之後買下這一部1995的 E34 M5 3.8 六速手排, 各位看了上面的描述請不要認為我已經年紀一大把, 我現在還不到 40 歲, 不過也快了, 畢竟歲月不饒人.
再來說說這一輛車吧! 其實我想大家都知道 E34 M5 3.8 六速手排的車型在全球生產的數量非常少,依據我查的資料左駕車型自 1991/12 到 1995/07 全球只有生產 2676輛(是否正確?), 而臺灣要找到原裝的車車更是困難, 因此我的車實際上是以1992 年美規 BMW 525IA為基礎進行改裝, 反正所有與 M5 不同的部分已經完全更換, 包含引擎, 底盤, 煞車及內裝等等, 用美規車輛來修改的原因是因為美規的車並沒有登記引擎號碼, 而L6 改 L6 未來驗車的時候問題會比較少, 不過因為我目前還沒有去驗過車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被刁難, 我這一部車之前有三位車主, 第一位是女性, 第二位是龐德, 也就是在 FM98.1 News 98 電台主持汽車俱樂部的主持人, 這部車就是在他的手上變身為 M5, 依照龐德的說法本來他在德國找到一部完整的 1995 E34 M5 原來想用中古車的方式伸辦進口, 但是牽涉到廢氣排放及油耗測試等等問題無法整車進口, 因為中華民國政府規定即使是舊車進口所有的測試標準還是要依據當年度新車的標準來測試, 新的標準一定是越來越嚴格, 因此也就只好放棄, 變通的方式是在德國請技師把所有 M5 特有的元件拆解裝箱, 以零件方式進口, 之後到臺灣再由合格的技師組裝,我想德國人一絲不苟的精神是大家都知道, 因此拆解的時候所有的線路都是一刀未減, 如此才可以確保組裝回去之後的完成度, 拆解的部分包含 引擎, 底盤, 懸吊(此車有電子液壓懸吊), 內裝等等大概除了車殼沒運過來之外其餘全到齊了, 因此本車的完成度我覺得應該有 97% 以上, 我個人是很滿意, 改完之後龐德自己開了一陣子, 賣給了第三手車主, 這一位車主開不到半年人就移民美國, 因此車子在車庫停了半年多, 一直到再轉賣給我, 據說上一位車主曾經飆到時速 270 Km, 我認為有可能, 因為當時他的前保桿及車頭還有檔風玻璃佈滿了高速行駛時漆面被路上的碎石及砂礫撞擊的傷痕, 當時的速度一定是非常快. 我因為車買進來才一個多月而且只有假日才開這一輛(平時開另外一部 SAAB 9-5 2.3 Aero Wagon)對車輛還不是非常熟悉, 因此目前最高紀錄只有上到 220Km 也許再過一陣子看看有沒有機會破記錄.
接下來談一談這部車的優點, 先聲明因為我開過的性能車款不多, 因此大多數都是與 2000 年 SAAB 9-5 Aero 做比較, 這些都是很個人的感覺供大家參考, BMW 的優點就是操控性, 我覺得與 AERO 比較是有比較好但差異並不大, 簡單的說路感比較清楚直接, 如果要評分的話 Aero 88分, M5 92 分, 但是請注意此兩部車輛的年份差異, 以目前科技進步的速度 1995 年的 M5 可以比 2000年的 Aero 表現還要好已經非常難得, 另外懸吊的部分 M5 的液壓懸吊我覺得非常好用, 他會依據行車的速度自動調整軟硬度, 平常市區行駛的時候很Q (平常比 Aero 稍硬一點), 高速行駛的時候自動變硬減少車身晃動, 提高架駛者信心, 而且可以手動切換直接調整成最硬的模式, 只是有一點擔心, 在臺灣這種路面會不會常常壞, 到時候又是一大筆開銷. 另外 M5 3.8 的引擎設計是比較偏向高轉速的引擎因此在轉速低於2500轉以下扭力還不是很大超過3500轉之後進入扭力高原區這時候加速會很快, 而且因為前一任的車主已經改直通因此三千到四千轉的引擎聲浪非常好聽,光聽引擎的聲浪就覺得是一種享受, 配上六速手排我只能說真的很有"開車"的感覺, 這是我之前開了許多部車從來沒有過的感受, 如果路況許可要拉到超過時速 200Km 其實非常輕鬆, 之前在開 Aero 的時候在時速 200Km 之前都很輕鬆但要超過 200Km 就感覺有一點吃力, 大排氣量加上手排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其實當初在買這一台車之前也有考慮買 E34 V8 540i 再改手排, 因為 V8 引擎加上大排氣量因此低速扭力比 M5 3.8 要好市區也比較好開, 但是因為我平常並不用這一輛車因此最後還是選 M5, 不過如果有機會我到還是想試一下 V8 540 加手排的感覺,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使用其實可以發現接近十年前的 BMW 造車工藝及設計理念真的是很優秀, 有許多小地方都設想的很週到, 以 1995 年的車與目前許多主流車種來比較我覺得並不遜色, 不過大家也要想一下當時 E34 M5 一輛可是要價台幣400多萬接近500萬, 舉一個例子:目前有許多車都有配備自動感應式的雨刷, 在當時電子技術還沒有那麼發達, 但是 E34 用速度感應的方式來達到相同的目的, 車速快雨量大就刷快一點, 車速慢雨量小就刷慢一點, 其實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 也可以感覺得到工程師的用心, 目前許多新車都大量的採用電子控制系統, 說實在的以我個人來說, 我很難去評論到底好或不好, 因為這是大趨勢, 誰也檔不住, 雖然我自己也是從事電子資訊相關產業, 但是電子控制的可靠度及耐用性我總是覺得比不上純粹機械式的設計, 當然新車在加上許多控制系統之後好開一定是更好開,但是也覺得離真正的操控及人車一體又更搖遠了一些.
談完了優點再來談一談缺點, E34 M5 最被人垢病的就是怠速的穩定度, 國外的網站上甚至明白的講你要讓 M5 的 S38B38 的引擎怠速運轉平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 我的車車怠速還算穩定雖然會有150~200 RPM 之間的變動不過還沒有熄火過, 正常會維持在 800轉上下, 偶爾怠速會降到 600 轉左右但是約10~15 Sec 後就會回到 800 轉左右, 火星塞清潔之後會比較穩定但是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另外油耗也是很兇, 平均大約每公升不到五公里, 不知道其他的同好有沒有人開相同車型可以讓我參考一下, 還有車門飾板的皮面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翹起來與門板分家, 之前的車主有黏過一邊現在另一邊也翹起來, 因此最近準備要去處理一下, 這個問題好像是所有 E34 車主共同的困擾,只要過一段時間在討論板上就可以看到有人在問相同的問題, 還有因為車車馬力較大底盤的一些鐵套因為受力較大一段時間之後就須要更換, 這也是一筆開銷, 不過我想這就是開 M5 要付出的代價, 最後有一個不算缺點的缺點, E34 的車上竟然沒有半個置杯架, 我想應該是歐洲的用車習慣, 他們都不會在車上吃東西, 但是對於有小朋友的家庭, 沒有置杯架實在是一大困擾, 用外加的置杯架又覺得整體感不足, 目前還在傷腦筋當中, 因為我不抽煙, 曾經想過把 E34 的煙灰缸修改為抽取式的置杯架, 目前還再研究要如何修改, 如果修改成功我會 Post 出來與各位同好分享.
其實這一部車到我手上目前只有一個多月, 但是我花的時間不算少, 不過玩車總是要花一些時間和金錢, 後續有一些改裝的計劃會陸續進行, 很高興有BMWCCT 這個園地可以與大家交流, 後續我還會提出一些用車的心得與大家討論, 不過這些都是很個人的感覺, 也請大家不吝賜教, 一起分享玩車的樂趣.



上傳的圖像
檔案類型: jpg 6spM5side1_1102483037.jpg (43.0 KB, 27 次查看)
檔案類型: jpg 6spM5engine01_1102483098.jpg (65.9 KB, 28 次查看)
SYE34M5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按 "讚" 到facebook

 

書籤


發文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發表回覆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啟用 BB 代碼
討論區啟用 表情符號
討論區啟用 [IMG] 代碼
討論區禁用 HTML 代碼

討論區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8:12 AM


台灣賓士零件網 基福汽車 正煇汽車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2024
版權所有 ©2000 - 2024,BMWC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