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kkrocci
一般道路用車 確實用不到(走走停停轉速不需要 也不需要拼0-400m)
至於 乾式油底殼 另一個重點則是"噴油點" 這關係到運轉時"飛輪動能"下的影響
(這部分需要神人指教)
由於小弟正規劃的是具代表性的作品 所以 乾式油底殼是追求更理想數據的重要"手段"
誰叫CSL的紀錄 這麼嚴峻.....不過這樣才有挑戰性....
|
乾式油底殼最最主要的用意還在是於引擎重心高度的低降,增加過彎極限,其次才是穩定機油壓力&抗G力....如果搞乾式油底殼而不降低引擎高度,不是白搞了嗎??
因為引擎是車身最重,而高度相當高的一個零件,只要高度降低幾mm,車輛的操控性能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其次跟操控有關的東西是車頂,因為它的高度最高,雖然不是最重的鈑件...所以看現在的E46 M3csl及E92 M3都換上了輕量化的Carbon車頂....這也是我一直對有天窗的車沒什麼興趣的主因:p..E34要搞Carbon車頂可不像E46那麼簡單!!
不過BMW要改乾式油底殼可不是這麼簡單,光是考慮引擎每個部分都要有足夠的油量潤滑及散熱、幫浦及管路走法就夠頭大了,降低引擎高度的副作用想的到的就是連變速箱、排氣管、輸入傳動軸、後差速器及輸出軸等的高度都要變化...花費可是......
所以我比較好奇的是,有什麼重要的"數據",值得這樣花大錢來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