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 Forums
About CCT
CCT Members
Appliance
Link
   

返回   BMWCCT台灣車主聯誼會 > 註冊車友區 > 『保修討論』
註冊帳號 討論區幫助 日曆事件 搜尋 今日新文章 標記版面已讀 CCT購物網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10-12-30, 12:21 AM   #1
OLDFISH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10-10-12
文章: 23
精華: 0
贊助: 未贊助
m54是乾式或濕式機油潤滑系統?

如標題



OLDFISH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按 "讚" 到facebook

舊 2010-12-30, 12:25 AM   #2
拼圖
中區團隊
 
註冊日期: 2005-12-16
住址: 海風冷颼颼
文章: 4,218
精華: 2
贊助: 2006
乾式的全球輛產車沒幾台有,況且S54就沒有更何況是M54
拼圖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0, 12:26 AM   #3
skylinerte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04-10-20
文章: 3,722
精華: 0
車型: E34 3.2
贊助: 未贊助
不過,要改的話倒是有套件可以改!!
skylinerte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0, 09:18 AM   #4
Desmond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10-05-08
住址: 台北
文章: 195
精華: 0
車型: E46
乾式油底殼? 是要去跑賽道嗎? ^^"
Desmond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0, 12:00 PM   #5
樂大
CCT站長
 
樂大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2-09-19
住址: 雲林
文章: 21,932
精華: 10
bmw的市售引擎都是有油底殼的設計,所以都是濕的..!
m3在設計上雖然不是乾的..
但它在機油pump多了一個前方吸,變成二個吸口,用來提供引擎在激烈操駕時,吃不到機油的問題..!
這是E36 M3 GT、S54的機油PUMP..


這是一般325的機油pump

上傳的縮圖
9-28-07016s50b32oilpan.jpg   s52oilpump01.JPG   s52oilpump02.JPG  
-----------------------------------------------------------------------

拍謝,BMWCCT站長就是我.
車子的問題還是post在討論區中會比較好,我的LINE沒有要玩遊戲,所以不用傳邀請給我
收到邀請我都會幫你加入黑名單的,所以如果你line我都沒回,表示你已加入黑名單了!!
再繼續玩遊戲你會沒朋友的!!

=====================================================
樂大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1, 03:56 PM   #6
Boxy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06-01-10
住址: 台北
文章: 4,008
精華: 1
贊助: 2009 2010 2011 2012
引用:
作者: OLDFISH 查看文章
如標題
濕的, BMW 目前除了P系列其中幾款引擎, 基本上沒有乾式油底殼~
Boxy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1, 04:11 PM   #7
kkrocci
註冊車友
 
kkrocci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10-05-12
住址: taiwan
文章: 171
精華: 0
車型: E46-320
這是追求更高性能的設計

R8 就是這樣的設計

目的是要讓活塞 曲軸等..運轉的阻力減少(氣體的密度比液體少)

這設計最早是源自 二行程引擎潤化概念延伸而來的

所以在MOTO GP上

可以看見這樣的設計讓四行程的排氣量從1000cc 到800cc 出力直逼當年500cc的二行程

當然 熱效率的控制會是關鍵

所以 這樣的車多半會有很"透"的排氣管

另一個目的則是提供更低的重心讓運動性能提升(少了濕式油底殼的容油高度)

至於可否將"濕式"改裝成"乾式" 則是目前小弟正在鑽研的重點

如果有任何心得 請大大們多多指教
kkrocci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1, 04:19 PM   #8
kkrocci
註冊車友
 
kkrocci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10-05-12
住址: taiwan
文章: 171
精華: 0
車型: E46-320
這篇大大說明的更詳細
http://www.bmwcct.com.tw/forums/show...E%BC+%E6%AE%BC
kkrocci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1, 04:54 PM   #9
skylinerte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04-10-20
文章: 3,722
精華: 0
車型: E34 3.2
贊助: 未贊助
這二顆P54引擎應該有用乾式油底殼!!

P54B32


P54B20,這顆比較接近M54..


不過一般道路用車其實也不用大費周章的改啦!!
上傳的縮圖
Z4_GT3.pdf - Adobe Reader.jpg   P54ModifiedInjectorlocation.jpg  
skylinerte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1, 06:48 PM   #10
樂大
CCT站長
 
樂大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02-09-19
住址: 雲林
文章: 21,932
精華: 10
引用:
作者: kkrocci 查看文章
這篇有叫我回耶...但我郤沒看到.........
其實用最簡單的想..
乾式油底殼,機油循環方式,就跟水箱一樣,整個在引擎內部循環,不是先到油底殼,再抽上到引擎內部去..!!
那為何叫乾式呢,因為當機油在循環時,整個機油會都在引擎內循環,不會到引擎的下面乾式油底殼聚集,才會叫乾式乾式油底殼...
-----------------------------------------------------------------------

拍謝,BMWCCT站長就是我.
車子的問題還是post在討論區中會比較好,我的LINE沒有要玩遊戲,所以不用傳邀請給我
收到邀請我都會幫你加入黑名單的,所以如果你line我都沒回,表示你已加入黑名單了!!
再繼續玩遊戲你會沒朋友的!!

=====================================================
樂大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0-12-31, 10:41 PM   #11
kkrocci
註冊車友
 
kkrocci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10-05-12
住址: taiwan
文章: 171
精華: 0
車型: E46-320
一般道路用車 確實用不到(走走停停轉速不需要 也不需要拼0-400m)

至於 乾式油底殼 另一個重點則是"噴油點" 這關係到運轉時"飛輪動能"下的影響
(這部分需要神人指教)




由於小弟正規劃的是具代表性的作品 所以 乾式油底殼是追求更理想數據的重要"手段"

誰叫CSL的紀錄 這麼嚴峻.....不過這樣才有挑戰性....
kkrocci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1-01-01, 03:14 PM   #12
skylinerte
正式會員
 
註冊日期: 2004-10-20
文章: 3,722
精華: 0
車型: E34 3.2
贊助: 未贊助
引用:
作者: kkrocci 查看文章
一般道路用車 確實用不到(走走停停轉速不需要 也不需要拼0-400m)

至於 乾式油底殼 另一個重點則是"噴油點" 這關係到運轉時"飛輪動能"下的影響
(這部分需要神人指教)




由於小弟正規劃的是具代表性的作品 所以 乾式油底殼是追求更理想數據的重要"手段"

誰叫CSL的紀錄 這麼嚴峻.....不過這樣才有挑戰性....


乾式油底殼最最主要的用意還在是於引擎重心高度的低降,增加過彎極限,其次才是穩定機油壓力&抗G力....如果搞乾式油底殼而不降低引擎高度,不是白搞了嗎??

因為引擎是車身最重,而高度相當高的一個零件,只要高度降低幾mm,車輛的操控性能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其次跟操控有關的東西是車頂,因為它的高度最高,雖然不是最重的鈑件...所以看現在的E46 M3csl及E92 M3都換上了輕量化的Carbon車頂....這也是我一直對有天窗的車沒什麼興趣的主因:p..E34要搞Carbon車頂可不像E46那麼簡單!!

不過BMW要改乾式油底殼可不是這麼簡單,光是考慮引擎每個部分都要有足夠的油量潤滑及散熱、幫浦及管路走法就夠頭大了,降低引擎高度的副作用想的到的就是連變速箱、排氣管、輸入傳動軸、後差速器及輸出軸等的高度都要變化...花費可是......

所以我比較好奇的是,有什麼重要的"數據",值得這樣花大錢來搞??

此篇文章於 2011-01-01 03:21 PM 被 skylinerte 編輯。
skylinerte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舊 2011-01-02, 11:26 PM   #13
kkrocci
註冊車友
 
kkrocci 的頭像
 
註冊日期: 2010-05-12
住址: taiwan
文章: 171
精華: 0
車型: E46-320
所以一開始小弟就有提到"熱效率的控制會是關鍵"

-----------------------------------------------

主要的目的是 引擎在套件的加持下

運轉的阻力會減少

這樣會產生不必要的 "飛輪效應"

影響 整體的線性表現(換句話說是非必要的破壞)...

至於數據 則是在合約的範圍 抱歉啦!!!

只能說 這是滿足個人慾望的挑戰 與開發...
kkrocci 目前離線   回覆時引用此篇文章
回覆

書籤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發文規則
不可以發表新主題
不可以發表回覆
不可以上傳附件
不可以編輯自己的文章

啟用 BB 代碼
討論區啟用 表情符號
討論區啟用 [IMG] 代碼
討論區禁用 HTML 代碼

討論區跳轉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10 AM


台灣賓士零件網 基福汽車 正煇汽車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2025
版權所有 ©2000 - 2025,BMWCCT.